第887章 定淮南(七)-《重生之大唐中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三善副使,你这怎么买了这么多书?你哪来的这么多钱?”在菅原道真印象中,书籍是很贵重的东西,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书,只有权贵或者富裕的家族才可能接触到书。

    倭国就是这种情况,所以菅原道真下意识认为大唐也这样。

    “这一百多本书也不过二十多贯而已,并不贵。”三善清行淡淡道。

    “不会吧,书籍可是很珍贵的东西!”菅原道真有些怀疑。

    “右大臣,之前下官并不想驳您的面子,但今日一行之后,下官希望右大臣可以正式如今的大唐。整个王国上下,对于大唐都有一种误会。”三善清行让人把那些书籍放好,然后才神色认真地对菅原道真说道。

    “误会?什么误会?”菅原道真也觉得有点意思,坐在那里,喝着茶,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如今的大唐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还处于内乱的大唐,而是无比的强大。”三善清行认真道。

    “有多强大?”菅原道真问道。

    “就说这升州,连大唐境内城池前三甲都不进去,据下官所知,除了长安、洛阳外,成都府、兴元府、杭州、登州、太原府几座城池都比升州更为繁荣、规模也甚之。”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三善清行是去哪儿知道这个消息的,但倒也没说错。

    长安和洛阳就别说了,一个正式的都城,一个是东都,想不繁荣都难。

    成都府、兴元府和太原府,也不用解释了,毕竟和平发展了那么久;登州是靠着海运;杭州有着钱镠的功劳,也有海运的功劳。

    其实越州、明州、江陵府也不比升州差。

    倒不是升州位置不行,它跟扬州一样,之前饱受战乱,才结束战争没几年,恢复没那么快。

    从远期来看,升州和扬州的前景肯定比太原府、兴元府这些强,但想要超过,起码还得十年以上,毕竟人口是两地的硬伤。

    “三善副使这些是从哪里得知的?”菅原道真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下官百日在那个李氏书店中,与数位唐人学子闲谈中了解到的。”

    菅原道真听后,点了点头,其实从在升州的见闻,他也就猜到之前得到的,关于大唐的消息可能属于误传。

    他能一步步走向右大臣一职,自身的实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,并不是只靠家族的余荫和宇多法皇的提拔。要知道他在倭国也被称为学问之神,而且他还很擅长汉诗。

    “看来我们可能对唐人了解有些滞后了!”菅原道真心里已经做了决定,若是此行收获颇大,回去后可以建议天皇同意继续定时间派遣遣唐使。

    在两人还算是愉快的对话中,一个使团成员正急匆匆地跑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